《確認自己站在那裡,我們才能確認下一個目的地》(上)
文/Vivien

Hey 創作者
2025年還剩71天,你們現在有在開始想2026年的規劃了嗎?
說起規劃這件事,Vi挺好奇大家會從甚麼方面開始思考的。
誠意拿出來,問人前先說我自己。
Vi是個線性思考的人,所以我都會先回頭來看過去一年的狀況,
把完成的工作/決定的學習項目一項項獨立出來,確認工作規劃和自己執行工作後實際的狀態。
工作規劃說白了就是時間分配。我們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Vi自己最怕的不是做事情遇到失敗,而是花了力氣的事情,自己卻沒有成長的感覺。而成長這件事,Vi很喜歡一個說法「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就是我們無論所在的處境多麼令人不快,但我們至少要確認,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所以在回頭檢視過去工作規劃的時間分配時,Vi曾經學過用一個四象限來分析看看,分別是:
做得到但沒成長、做得到且會成長、做不到但會成長、做不到也不會成長。
做得到但沒成長:
此刻就有能力做到,但對未來的你不會有複式成長價值的事。比如Vi有時會在國際教室當行政打工,這種事就是在我的能力範圍內隨時都可以做的事,它給我提供一筆即時收入,但我的能力/經驗其實並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增長翻倍。
做得到且會成長:
此刻就有能力做到,且會為你的未來產生複式成長價值的事。這點跟上一點的差別只有這是一件會成長的事,這個成長不限於你的技術、知識,也可以是你的人脈資源、知名度或是收入哦。比如說你以你的作品/工作經歷去參與多場國際展會的演說,你不但有這個能力分享經驗,同時你可能也會因此提升知名度、甚至獲得進入下一個製作的機會。
做不到但會成長:
此刻不見得是你能力馬上輕鬆做到的事情,但如果你掌握這件事的能力,你可能會有更大的成長。這部分就是像是一些第二職涯的事,比如像Vi有時會花時間去看展、大量閱讀視覺藝術圈的策展論述寫法,每天逼自己去看商管理論文章、參考其他行業從事顧問工作的設計/引導方式等。這些事情不見得馬上會讓你獲利,馬上得到工作,卻會持續擴大你的能力邊界,讓你學到東西,在長遠可以讓你提供更多價值,換取更多你想要的成就,不論是金錢、名利、專業性也好。
做不到也不會成長:
欸,不要說,你努力就沒甚麼做不到的事,有時誠實面對自己,會發現還真有這樣的事,比如像Vi是個對流行文化、消費文化自帶鈍感力的人,所以我還真做不到宣傳包裝相關的事情,即使強行花大量時間去做這件事,也是吃力不討好,所以即使數位時代大家都在做這件事,我也真的臣妾做不到啊!而目前做這件事也不會對我的主要工作帶來太多的成長,且不喜歡的事真的就無法堅持太久,反而可能為我帶來滿滿的挫折感,因此這件事就會被我放到「做不到也不會成長」象限,乖乖在這事上找隊友。
「這個四象限的整理背後,是一次誠實面對自己的整理,也是一個能量分配的建議」
排序上,我們都一定希望落在象限內的內容數量是:
「做不到也不會成長」<「做得到但沒成長」<「做不到但會成長」<「做得到且會成長」
事實上,我們會發現這四個象限排出來,並不是讓我們把工作都規劃到「做得到且會成長」的象限裡,就是最好的規畫,而是我們就可以從中調整在四個象限間時間的比例分配,讓力氣和能量合理地花在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上而已。
要記住即使是「做不到也不會成長」的事情,它也不是絕對沒有價值,在成長的角度,所有象限都在協助我們發現自己的天賦、能力和熱情長甚麼樣子。很多時候,我們親身走過,才會發現原來自我認知邊界在這裡。因此有事情落在「做不到也不會成長」象限,也是很正常的事。畢竟不走過一趟,我們大約很難知道,喔!原來我在這事上真的做不到,我真的會花了全身的力氣,換回來只有能量消耗。但他還是有價值的,正如吃炸物在營養學上不會是好事,但在心理上絕對是治療的,所以我們還是會點下去啊,只是不會每天都點。
分析的四象限是協助我們平衡和了解自己的工具,讓我們知道放自己怎樣的工作位置會讓自己投注的能力和心力可以走更遠的路。
(跟玩RPG是一樣的啦,你要當戰士,一定都點大比例的防禦,但你都不點攻擊和敏捷,打副本你就會變成一個跑不動又要靠隊友打怪的累贅XD)
放好心力,認清邊界是今年Vi花了很多身心學費才慢慢有點搞懂的一件事,所以我很希望正在規畫明年的你,也可以知道這件事;)當我們分析好目前的狀態,下一步就可以思考自己在明年,甚至長遠未來的下個目的地在哪裡,你點了的這些能力可以當一個怎樣的角色了。
我們下篇再繼續談角色;)
陪你一起交學費的
Vi

作者|李芷蔚 Vivien
獨立製作人,表演浴場業務長,出生於香港,現居臺北。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以獨立藝文工作者身份活躍於台灣與東南亞,擔任表演藝術製作人、專案統籌與創作陪伴者等角色,曾參與數十檔劇場及非典型節目製作、社區駐地創作、跨域行動與國際發展計畫等,以藝術管理職能多元方式推動藝術發展。具備策劃觀點與文化敏感度,擅長以結合創作脈絡與組織運作推進專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