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製作人的口碑行銷四工具
文/林惟駿

很常聽到劇團們說:「口碑很重要,所以我們都開放看排」或者說「口碑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做長銷劇」。其實不盡然如此,事實上口碑行銷的核心不在形式上的操作手法,一旦沒有將創作內容與行銷兩者扣連,那口碑行銷將達不到最終「銷售」的目的。 今天我們來看看口碑行銷的五大核心以及四項用法,只要掌握了核心,不論製作規格大小都是可以派得上用場的。
口碑行銷可以說是最實在也最有用的行銷方法,不管在一般產品的銷售,以及在影視劇場娛樂作品上都是。根據marketingcharts.com 的調查發現,消費者接觸新品牌、新商品時,「最傾向透過口碑」來認識的比例最高,佔 28%,但行銷人員卻只有 4% 認為如此,甚至行銷人員慣用的數位廣告,還出現11%對36%的差距,如果確實能理解消費者在意的是什麼,團隊與品牌將能把力氣用對地方。
老樣子,我都會稱觀眾為消費者、稱劇團為品牌,因為對劇團來說,只有觀眾付費了才是真正以行動支持。也只有當討論作品時,我會稱觀眾為觀眾。

口碑行銷所要達到的,是讓你的作品能讓消費者「主動」討論。既要產生討論,戲劇行銷人員該做的就是回到作品的核心,觀察真正會引起一般觀眾主動議論的點會是什麼,找到這次作品中的話題點,並正確的放到口碑行銷的各種工具裡使用。
論壇行銷:除了Threads,其他平台價值要再考量
傳統定義的論壇不外乎 PPT、Dcard、Mobile01等論壇網。不過各行業的生態不同,你會發現在這些論壇網站上的影劇內容更迭相當快、討論也非常的破碎,多半是八卦、劇情,或是有雷的心得文章。如果你在這些論壇上進行操作,很快能發現會被韓劇韓團等文章洗掉。嗯,這就是華語劇在華語圈的現實狀況。
如果我們單看屬於國片、台劇、劇場的版面呢?是的,你可以看到:
撰寫時調查,Dcard「劇場」版每週24篇文章、「Netflix」每天6篇文章、「Youtuber」每天17篇文章。看起來劇場版與NF版文章數量也不錯,但有80%文章是求賣票或者求合租NF。對比Youtuber版,每篇都是貨真價實的內容討論。
再加上台灣劇場圈不大、發文保守的個性,那麼即便開放看排,台下的都是保守型分享者,這也就失去了口碑行銷的真正價值。
因此,尤其是劇場的行銷人員,我認為使用Threads反而更容易創造口碑效益。一是Threads的演算法運用「話題」做推播,因此你釋出「女性為自己主張權力」的話題就能輕易推送到對這此有興趣的觀眾眼前,不受版面拘束。二是Threads僅使用文字就可以帶來流量跟討論效益,比起花時間做美美的文字,更可以聚焦去測試哪個話題最容易引發討論。
網紅口碑:
這即是藉由網紅的影響力,來為品牌宣傳。主要依賴的是這位網紅與作品之間的關聯性,通常是依著網紅的定位、形象、議題類型,來挑選適合合作的對象。
不過很多人往往會掉入流量迷思,認為有流量就會帶來銷量,這是不一定的,事實上越有流量的網紅常常銷量不好,怎麼說呢?
網紅的銷量除了商品因素外,還會因著網紅給人的信任感、真實感而有變化。這些將反映在該網紅每則貼文下方的互動,包含讚、留言、分享、典藏,這四項加總後佔總粉絲量多少,即為該網紅的「互動率」。
也就是說,這位網紅每次貼文會有多少網友注意到之外還主動討論、分享。若是長期互動率越高,也意味著有更多的網友真實喜歡這位網紅的內容,那他能為品牌帶來的益處,也就能再合作前進行評估。
假設AB兩位50,000粉的網紅,A的長期互動率10%、而B則是0.6%,可以估算出A長期以來有5,000名消費者在觀看與討論、B則是300名消費者。如果沒有特別必要,我一般是不會選擇3%以下的網紅來合作的。
如何得知KOL的互動狀況?
除了自己計算外,Kolr這個免費軟體可以直接算出每個人、每個貼文的互動率,相當好用!
KOL行銷:
這點大家常常跟網紅搞錯,KOL (Key Opinion Leaders)的意思是在某個群眾裡,有話語權、有影響力的那個人。
好比在你家可能是媽媽最有話語權、在班上的可能是酷酷集團最有話語權,這未必與他們是否使用社群有關,也往往在藝文圈裡具有話語權的老師們,粉絲數比隨便一個大學生都還少,但裡面全都是其他各團的頭頭。
在近年流行起來的地方創生、社群營造、場館媒合等案裡,妥善運用KOL行銷都會有不錯的成績。好比金枝演社2012年的「五虎崗奇幻之旅」講述淡水故事,就重用了淡水地方耆老蘇文魁老師扮演馬偕醫師,也讓許多淡水地方不看戲、不進劇場的居民動身看戲。
部落客行銷:
通常是與合作部落客撰寫與品牌相關的內容,達到口碑宣傳的效果。屬於信任感、深內容、網路擴散的性質,與IG網紅行銷最大的差異是內容的專業化。
好比你能請到于善祿老師為作品寫文,即是部落客的一種頂尖類型,但Lulu老師應該不會認為自己是部落客就是了……。

總結:口碑不用等自然傳散,前期就能為作品做好佈局
- 操作口碑行銷的重點在於讓人主動討論,也就是找出有效的話題點。
- 小資本的團隊,透過Threads可以快速做到話題篩選並且創造討論。
- 網紅與KOL的共通點在於其展現影響力的地方是網路、現實,或者怎樣的圈圈。
- 每個作品的調性、內容、地點、預算、資源都有不同,好的行銷是掌握工具後,針對業主當前狀況去對症下藥。

作者|林惟駿
表演浴場創辦人,身兼劇場導演、廣告創意,同時也以動作矯正教練的身份活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業,在戲劇圈常使用「班主任」的筆名。
執導《狂人教育》、《文明的野蠻人》,並曾參與電影《破風》、《葉問3》行銷企劃。其後進入廣吿業界擔任創意。2020成立表演浴場,是全台唯一的演藝職場力知識平台,提供
表演者自我經營、行銷佈局、身體訓練、表演技巧等等就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