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向前衝(上)】製片請你多看我一眼!

2023-10-03

文/張婷鈞 表演履歷講師


「請多看我一眼吧!」相信這是許多演員心中的吶喊,明明投了一些試鏡、累積了一些作品,但錄取率卻沒有提升。


在請製片、導演多看你一眼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們是誰?他們到底在忙什麼?你可以怎麼跟他們互動?我們唯有知道導演製片的需要,才能成為他們的想要。


我們唯有知道導演製片的需要,才能成為他們的想要。


製片你哪位?掌握電影可以被多少人看見的推手


製片人,通常被稱爲製作人,是電影製作的幕後推手之一。他們的職責包括籌備資金、組建製作團隊、選址、選角、預算規劃、與演員簽約以及監督整個製作過程。


製片人需要具備出色的組織能力和財務管理技巧,以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並在預算內完成。此外,他們還需要協調各個部門,確保整個團隊協作無間,克服製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


在我剛開始接觸影像製作時,我常把製片人想像成劇場的製作人加上舞台監督,或公司裡頭的PM(專案管理)。簡單來說,就是把導演或團隊的創意腦袋,用更具體能執行的方式製作出來。必要時需要衝撞一下團隊的創意,用更實際的角度來思考作品呈現。



製片不是替導演圓夢,而是更經濟、更效益的完成作品


比方說導演想要把整組劇組飛到日本,拍攝某個街道感追求還原文本的真實故事,製片在精算成本跟了解導演想要呈現的畫面後,進行台灣本島場勘,發現可以在台中完成拍攝,還能順道將作品中其他部分也拍攝完成。一來節省了劇組旅途的成本,也降低了製作期拉得太長不好管理的風險。


同時,製片和台中的各大局處完成合約簽訂,上映時會和觀光局、台中影視基金會、台中知名百貨共同行銷舉辦各類行銷活動,且掌握好後續相關題材影展投遞的資訊。


沒錯!製片人還承擔着市場營銷和推廣電影的責任。

他們需要制定宣傳計劃,確保電影在上映前受到廣泛關注,並制定發行策略,使電影能夠進入不同的市場和觀衆群體。因此,製片人必須具備商業洞察力和市場分析能力,以便有效地推廣電影作品。


現在台灣電影大多數的製片,是由主創團隊、發行商、投資方擔任,將拍攝過程的現場執行分派給現場製片,而擅長投資、宣傳的負責上映前後的作業,一個作品從概念誕生到正式上映,都能被好好照顧。


在請製片注意你之前,你也要幫他們思考、解決他們的需求:



一、你是否能服務到他正在工作項目的需求?


有位剛入行的演員問我:「Ting老師你可以幫我爭取到像《華燈初上》那樣案件的表演工作嗎?」

我問他:「你覺得自己能夠撐得起這樣的製作案嗎?」

假使某位製片正在執行商業電影專案,那麼他肯定需要一定知名度的演員擔任票房保證,這也會是他說服資方老闆的籌碼。


你可以試著詢問製片手上有無適合你的角色,此時你的履歷若能精準提供他想要的造型、能力、質感,製片若能將你推薦給導演,那參與製作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製片不會希望看到人才白白浪費,你若能在電影裡發光,電影也將因你發光。


基層演員在片場積極地工作,也是展現能力的時候,演員劉冠廷在尚未出名前,就是靠著在片場、試鏡間不斷地自我提案,主動積極釋出興趣而換取更多演出機會。「我是戲劇系畢業的,如果有需要講台詞,我可以喔!」


記住,演員的存在是在服務作品,而作品的性質會影響雇用演員的類型。就好像做一道法國料理跟做一道美式漢堡加薯條,主廚在食材選用上就會有所差別,更遑論料理的方式。演員身爲特色食材之一,不同演員所展現的表演技能服務不同類型的專案、項目、團隊,某些作品的目的是參展,某些作品的目的是盈利。所以,演員也要試著找到自己擅長的類型方向。



二、你能否帶給他N+1的選項?


製片人通常人脈很廣,他們跟企業老闆、經紀人、導演、其他創意團隊成員都有一定的情感和利益關係。有遠見的製片人通常也是位很好的商人,不是藉由買低賣高來賺錢,他們會想讓每位參與作品的團隊成員發揮最大的價值。


有些製片需要的是擅長特殊技能,也有製片重視演員的職場道德與態度,也有可能在乎的是知名度。演員們如果能更清楚製片的想要,你才不會努力錯方向。這不是演技的問題,而是在演技之外,你還有什麼是讓人想與你合作的呢?


假使製片能從你身上獲得他所有的基本需求,你更能提供他其他加分項目,想當然你們會有更多合作空間。就算這個檔期搭配不到,製片也會為你留下印象。



三、價值交換


經濟學中,價值是商品的一個重要性質,它代表該商品在交易中能夠換取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價值通常通過貨幣來衡量,成為價格。負責將導演理想化身為實際作法的製片們除了在乎你的價格,他更在乎你對他手上製作的價值。



價值分為錢、名、「力」。

有些演員有大型經紀公司支撐,或自帶金主,換句話說就是把錢送來這檔製作案。作為交換,這位演員可以爭取他夢想的角色,這樣的模式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一群。你可以偷偷批評這樣的演員沒有實力,不過他的實力就是很實際的「帶資」。


某位製片曾經跟我說,他認為表演者的媒體價值對他的案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換句話說就是「知名度」。隨著自媒體時代的興盛,素人也能變網紅,賺取廣告宣傳費。也不乏網紅有心持續學習補充表演技能,成為有知名度又有實戰力的演員。


最後卻也是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能力」?對於演員而言,能力就是演技。


資深藝人推手韓羅賢老師曾在課堂上表示:「任何能夠在市場存留下來的表演者,必定有他的技術。」市場考驗是現實且殘忍的。一位不好的表演者,非但影響了作品呈現,也影響到工作過程。試想,不穩定的表演,導演該如何使用?觀眾又該如何買單?


影視製作是團隊工作,身為一位專業演員,能將角色扮演好、台詞說好是基本需求。當你具備基本需求,能夠進入劇組、能夠長期跟製片或導演合作的可能,就會大大提升。



關於製片的角色我先行文至此,每個案子大小規模不同,製片有時是一位,有時是一群,還有很多可以細談的,不過身為演員先對以上內容了解就已經足夠了。下一次,我們要來談談導演。


作者|張婷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美國 Stars Talent Studio New Face Director 新人指導,提供演藝工作者商業思維、履歷健檢等課程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