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創作者的一封信:關於現實與選擇

2024-04-03

文/林惟駿

親愛的演員 你都好嗎

我是表演浴場班主任 惟駿。

在提筆寫電子報的今天,台灣發生了921之後第二大的403地震,網路上看到各地災情,有人的家人在逃難時被磁磚砸中、有人杯盤器皿摔破一地、有人開車被巨石砸中、有人通勤看到外面的建物跟果凍一樣甩來甩去……。

我希望你們都好。

在天佑台灣之餘,我不禁想到:是不是有人家裡損失慘重呢?接案不穩定的我們有能力面對這一切,或者當更大的不幸來臨,我們可以怎麼讓自己回到原有的道路上?

今年春酒時,我說:你要讓自己有選擇,如果沒有收入會讓你壓力山大,你的產出變差,自然就不會有人想來與你合作。所以最重要的,是讓自己保持「有選擇」。

當你缺少資金時,你有能力選擇推掉不想接的案子。

當你缺少機會時,你有能力負擔自己拍自己的作品、拍一組好照片。

當你缺少資金時,你有能力從別的工作賺錢養自己的表演事業。

當你想要嘗試時,你有能力度過轉型期的財務空乏。

這些讓你能夠保護自己的能力,其實蠻違背學校交給你的觀念,學校希望你追求更動人的表演、更高超的創作,但似乎不跟我們說,這樣的代價是什麼?的確這很解High,但不說、不溝通、不討論,不代表這件事情就會消失。

只有長出面對人生的「現實感」,演員這行工作才能走得更久。


在《藝術家之死》這本書裡提到:「…最大的障礙似乎是教授與大多數人一樣,相信純潔飢餓的孤獨天才藝術家這種浪漫神話(他們有能力相信,因為他們有工作)。事實上,就受最有可能是散播這種神話的罪魁禍首,他們培養出一代又一代不知如何看待金錢的年輕藝術家,因為教授告訴他們不應該考慮金錢。根據一項研究,63%的藝術大學生畢業時,覺得自己無法自力更生。 這完全是預料之內的結果。」

在我身邊,有演員的正職是水電工。

有演員是做教練,在接課之餘接案,反正上班時間也彈性,拿捏得當就可以投入表演。

有演員花時間學理財投資,他看懂了每個案子在為自己帶來什麼。

有演員乖乖當個上班族,但他有一份下班後不會被打擾的創作時光。

穩定收入對於月摩羯的我來說非常重要,但也因此,我可以自由自在的花用其他時間投入表演浴場(相較不賺)。

最後,我提供一個思考的小工具給你,希望你可以在表演事業上掌握方向。

Q1:請列出能夠讓你表演產出保持最佳狀態五件事,依照重要順序由重要到不重要排列。

如:1. 金錢、2.個人時間、3. 鼓勵與肯定…..

Q2:請再把上述的五件事給具體化,盡可能有明確的數字來衡量。

如:1. 月收有固定32k、2.每天有3個小時以上留給自己的時間、3. 每次演出後有5-10則有建設性的評價回饋……

好,重點來了。

Q3:你願意捨棄哪一項,來讓第一項更有成效?

每一個人答案不同,甚至在不同生命階段,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對我來說,穩定的收入可以讓我安心、不焦躁。因此當我成為一個上班族時,我有足夠多的精力、心力去進修我想學的東西。在廣告公司上班時,因為有穩定且還算舒服的月薪,因此在每次提筆寫腳本時,面對到挫折也可以大膽花時間去做田調,甚至打掉重來,就算再累再辛苦,也敢花點錢買酒買肉來慰勞自己。

相對的,我也捨棄掉了做自己想要的創作、捨棄掉了自由無拘的生活,每天過著上下班打卡,偶爾還要面對公司派系的問題。

不過,人生就是看你拿什麼去換什麼嘛。

那你呢?

作者|林惟駿

表演浴場創辦人,身兼劇場導演、廣告創意,同時也以動作矯正教練的身份活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業,在戲劇圈常使用「班主任」的筆名。

執導《狂人教育》、《文明的野蠻人》,並曾參與電影《破風》、《葉問3》行銷企劃。其後進入廣吿業界擔任創意。2020成立表演浴場,是全台唯一的演藝職場力知識平台,提供
表演者自我經營、行銷佈局、身體訓練、表演技巧等等就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