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表演者的50封信 no. 5 ——我沒有背景,會不會根本沒機會?
文/林惟駿

我是主任Wes,每週和你聊聊表演之路的認真筆記,每週和你聊聊表演之路的認真筆記。在算了很多命、抽了很多卡以後,發現有很多方法可以在你感到困難前介入(至少在我身上是這樣):
「欸⋯⋯我是不是該去認識那個誰」
很多剛入行的小菜菜會這樣想,的確「帶資進組」這種事情不算難見,而且這麼依靠人脈的行業,多認識幾個人總是有機會拔地飛天。
想想若你有個厲害的爸媽、有個幾桶金,的確可以舒服一些、也可以比別人快一點。
能一年達成的事,誰想花十年達成呢。
但是快一點並不保證不會撞車,事實上,車開越快、肇事機率與傷亡越大。
意思是:因著關係而成名,略過了別人在熬在蹲的時間,一旦成名享受了光環就接連冒出花邊或負面新聞,然後一個出包就息影了。
這類故事不勝枚舉吧,只是有名程度高低而已。
你可能會覺得「也沒多少個人啊」
會讓小菜菜有這種心態,是我們環境通常不愛討論那些「帶資不成功」的案例,這故事不好聽嘛!大家想聽的是幸運兒成功的故事,這麼能刺激多巴胺的事情當然會不斷放送,而那些不成功案例可能沒有很有名,也有可能在上報之前就被搓湯圓搓掉了。
於是我們的生活周遭都是成功案例。
這些成功案例會讓你對比自己的弱勢、放大對方的優勢。讓你覺得:我轉行或重新投胎好了。
等等,你投胎也可能變成食蟻獸啊(From《重啟人生》)
有句老話叫:「等你老了就知道了。」至少主任活著沒死撐到奔四十,有些東西就從看多到看懂了。
那些有資源、有背景的人,看久了你會發現:這些優勢分成可複製與不可複製。
可複製的成功:演技、口條、接案觀念、合作態度、表演穩定度、體能、人脈鍵結的速度⋯⋯
不可複製的成功:家庭背景、偏財運、開局的人脈鍵結⋯⋯
開局的人脈鍵結的確不可複製,根據六度分隔理論,你與川普之間也才隔六個人。你或許無法有川普的家族優勢,但你可以追求突破圈層打入川普旁邊。不過人脈實在可以講太多,今天先不展開。
在冒著變成食蟻獸而不能演戲之前,你可以發現不可複製的成功偏向Buff的作用。除非你一直接花瓶角色,不然BUFF終會有結束的一天。
Buff的光環太刺眼,就讓你不禁感覺自己很黯淡。所以我們必須使用理性當作濾鏡,才能讓小菜菜你看見真實的樣子。
不可複製的成功既然不可複製,也就是你不需要為難自己的事情。那是你努力再多也沒辦法達到的,你必須要把目光移向「可複製的成功」。
可複製的成功,有時候很好拆解,就會像上面提到的。也有時候很複雜,複雜到讓你覺得「他演起來就是很好看啊!」
那多半是長年累積的技術練習、量變引發質變,又或者技術加上個人特質的COMBO累加。
不過沒關係,當你已經能一次次拿起理性的濾鏡,你就越能錨定自己可以努力的事情。
只有這件事是對你有益的,其他事情就當雜訊吧!
by 就是個中產家庭、普通高中進到科班的 主任

作者|林惟駿
表演浴場創辦人,身兼劇場導演、廣告創意,同時也以動作矯正教練的身份活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業,在戲劇圈常使用「班主任」的筆名。
執導《狂人教育》、《文明的野蠻人》,並曾參與電影《破風》、《葉問3》行銷企劃。其後進入廣吿業界擔任創意。2020成立表演浴場,是全台唯一的演藝職場力知識平台,提供
表演者自我經營、行銷佈局、身體訓練、表演技巧等等就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