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表演者的50封信 no.4 ——是不是該先修一堂課?還是直接去試鏡?
文/林惟駿

我是主任Wes,每週和你聊聊表演之路的認真筆記,你可能會覺得「喂,我都入行多久了,怎麼還在跟我說這些。」但別急著跳出,加減聽聽看我分享的切角,頂多浪費你三分鐘嘛。
前一封信說到「你在意什麼,就先去做什麼」你以為我今天又會跟你說一樣的事嗎?才不呢。
多數的人認為:有試鏡就去啊,最快就可以知道能不能拿到機會,或許還可以被看中嘛!
才不呢。
抱持這樣的心態,會擠進試鏡的機率微乎其微。
比你亮麗、比你懂包裝自己的人多到天邊,在你還沒找出自己亮點,並且把自己「削尖」之間,送出去的履歷都是去當分母的。
的確現實殘酷,但總比一直灌輸雞湯給你、遇到失敗就說送到光中來得好吧。
毒舌完了,我整理了試鏡前與中,你該要準備的東西:
新手冒險包——
- 履歷:形象照、試鏡照、劇照
- 作品集及自我介紹
得知試鏡後——
- 試鏡帶:依照劇組要求
走到試鏡間後——
- 自我介紹
- 表演
- 回應選角或導演的表演調整
進一步拆解別人要你的原因:魅力、能力
你會拿到角色不外乎這兩個原因:你感覺很適合這個角色——魅力;你能處理好這個角色——能力。
魅力關乎你的個人養成,外型倒是其次,就像我不覺得梅豔芳很美,但她真的很~好看。(Z世代的小孩請去看胭脂扣)
你別急著想說「我就是不好看啊、沒魅力啊,誰會要我」好了好了,玻璃心撿起來。
留心觀察一下:電影、劇場、影集、廣告、自媒體要的魅力都不太一樣。在你成為你想要的自己之前,或許可以看看哪個適合作為你的中繼站。
能力,演技的能力、某項技術的能力(游泳、體操、武打等)都是要靠不斷練習與重複累積來的。
理解了魅力與能力,你就能知道——
展現魅力:履歷、作品集、自我介紹、表演
展現能力:作品集、試鏡帶、表演、回應選角的表演調整
走進試鏡間,就是拆禮物的過程
為加速你走進試鏡間的一切準備,就像是把禮物包裝得美美的,這是你的行銷方式。
在試鏡間讓你展現自己,就是拆開禮物盒的重要時刻,是你實際要交給客戶(導演、選角、製作人)的過程。
如果我們換作客戶的角度想想,他在與你接觸的整個過程裡,情緒是怎麼起伏的呢。
打開履歷到看到你之前,應該是期待感越來越高吧。看到你之後就是重頭戲了,好表演加上好對策,讓現場對你正式合作的期待衝到爆表,結束後直接握手,讚啦!
沒錯,我們期待的就是這個!
不管你有多少試鏡經驗,你都可以想一下:客戶看到你前後的期待狀態。
你越能掌握他們的期待,你的勝率理所當然地提高。
如果你心裡跑出很多murmur,覺得自己就沒那麼順利。我告訴你,正常,都有人不喜歡貓貓了,不喜歡你表演這種事就別放在心裡。你唯一該去掌握的是:他們不買單的理由裡,有哪些是適合你爭取、加強的。然後把那些無法對你產生助力的理由或聲音,通通關掉。我們有機會會來談談:如何面對評價、落選與批評。
今天不妨想想,魅力與能力兩者在你身上誰輕誰重,如果你不太清楚,可以試著這麼做:
- 擬定一個你短期內想拿到的角色
- 看看你距離拿到這個角色,有什麼優勢劣勢
- 強化你的優勢,直到別人看不見劣勢。反之,讓你的劣勢達到及格水平。
那麼,到底該先上課還是該去試鏡,答案就會浮現出來了。
by 永遠覺得自己不足夠,所以永遠停不下來的 主任

作者|林惟駿
表演浴場創辦人,身兼劇場導演、廣告創意,同時也以動作矯正教練的身份活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業,在戲劇圈常使用「班主任」的筆名。
執導《狂人教育》、《文明的野蠻人》,並曾參與電影《破風》、《葉問3》行銷企劃。其後進入廣吿業界擔任創意。2020成立表演浴場,是全台唯一的演藝職場力知識平台,提供
表演者自我經營、行銷佈局、身體訓練、表演技巧等等就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