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職業創作者的50封信——結束一年時該做的事
文/林惟駿
默默就走到一年的最後一天了,相信你打開這封信的時候已經是一月一日了。先說,今年我一樣也會持續寫信給你們,分享過去幾年來,我在經營這件事上的學習,相信會對你有用。
前幾天的「演科教室——全職演員的必修課」裡,袁艾菲說到:你一定要去認識自己,才會知道那些不斷發生的事,是在提醒你什麼。
其實她用很簡單的言語,就說明了覆盤是多麽重要。
我要用理性拆解你的怨念
不管是否是科班,一要走進演員這行,誰都會經過試鏡落空這段路。新來的演員最常抱怨:「是不是試鏡其實都是假的,都是內定啊」、「我試鏡都上不了,我好廢」
就在試鏡結果未必會通知,也未必能拿到被拒絕的真實原因下,一次一次的落選真的會像一個個巴掌甩在自己臉上。
如果此時又搭配一句「好好生活」真的恨不得馬上躺平。
欸!
醒醒!
你中了無限月讀了!
你不是爛,你只是不知道實際狀況而已!
試鏡命中率:10%
如果把試鏡搬到商業運作來看,就是一個新商品剛上架時的推銷過程,我們稱之為陌生開發或業務洽談。一般商品在還沒品牌化的時候,陌開洽談的成功率大約在10%左右:也就是你每10次試鏡,會經歷9次落敗、1次中選。
在健身房或信用卡部門,每天打出去的電銷人員,早已練成了不怕被掛電話的金鐘罩鐵布衫。反正他們只要拼命打電話就好了,有打有機會。
可以成為無情的陌開機器,是電銷人員已經握有一票名單,可以花一個上午無情打電話。降低每次操作的成本、用重複換取最大效益。
但,把情境拉回試鏡或劇場徵選,已經沒有這麼多的演員缺、又得篩選適合你的角色,換算下來,單一演員能拿到的名單又更少了。這就會不斷加劇你的落敗感:好不容易冒出來的機會,怎麼就沒了。
一個上午三個試鏡,跟一週三個試鏡,所耗費的心力體力,是倍數的差別。

覆盤:你早就做對/錯了,只是你沒發現
我們群組前陣子聊到命中率,有演員分享自己的統計數字。當這個數字亮出來時,我想很多人嚇到了「你居然投了這麼多個」!
如果你把重點畫在「上11個」,就會給自己應該要連續命中,或者至少要像搜集龍珠一樣的努力拿到才對。
當你擁有全局觀,你會理解每個得到必有付出,並能轉成從百分比來看事情的角度。如此一來,當你把重點畫在「投127個履歷」,你會得到三個結果:
看到機會時要先篩選適合自己的。
投遞出去的履歷必須具有完整性。
投遞履歷時必須降低期待。
我和這位演員聊過,他是很有策略地在經營自己的事業(即便他還沒三十歲!江山代有才人出呀)當他掌握全局狀況時,可以很適切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打工、社群產出、戀愛時間。
正因為他有不斷盤整自己投遞履歷的數據,才能進到下一步——心態校正。
在心態校正中,依據實際操作的狀況,以及統計數據的標準,對標出自己作法的合理性,進一步排除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心理影響,保持你繼續行駛在正確的航道上。
你應該要拒絕這種問題:
「我真的努力了嗎?」
「我是不是很糟糕?」
「是不是都是騙人的!」
除非你的統計結果低於水平,不然我都認為這些只是帶來內耗的非理性想法而已,它能為你帶來的東西是——Nothing。
你必須要不斷排除非理性的信念,有時候甚至是身邊的人都這樣想,他們拉扯著你應該也要和他們一樣。那這就是時候離開有毒的環境了。
讓我們覆盤一下覆盤XD
我想我改天要在直播裡教大家覆盤了,總之,給收到信的你:
畫一個表格,寫下序號、日期、試鏡名稱、選角、結果、表現自評。
每次投履歷就是無腦填進去。
每 1~3 個月回頭檢視一次:從結果衡量整體方向、從表現自評修正下次現場試鏡的細節。
然後重複操作。
你一定會越做越好的。
好啦,新年快樂!
你們隨時可以在福利社找到我。2025加油啦!

作者|林惟駿
表演浴場創辦人,身兼劇場導演、廣告創意,同時也以動作矯正教練的身份活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業,在戲劇圈常使用「班主任」的筆名。
執導《狂人教育》、《文明的野蠻人》,並曾參與電影《破風》、《葉問3》行銷企劃。其後進入廣吿業界擔任創意。2020成立表演浴場,是全台唯一的演藝職場力知識平台,提供
表演者自我經營、行銷佈局、身體訓練、表演技巧等等就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