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去拍手開品牌課這件事
文/林惟駿

親愛的演員 你都好嗎
我是表演浴場班主任 惟駿。
如果你有留意我們的IG,應該可以看到這禮拜我應邀到拍手講了一堂品牌課。其實在到教室之前,我都有點擔心,擔心的是在現在這個年頭,品牌似乎跟短影音、爆款、變現、線上課掛勾在一起了。
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以往在廣告公司時,我們非常清楚品牌的每一句文案都要對應上實際的數據、思維跟產品力才行。
蘋果的 "Think Different" 是賈伯斯打從推出iPhone前,就明確告訴員工什麼東西是他們不做的。
車款要標榜「開店攤商得力幫手」是因為從載貨量、cc數就是為了菜市場進貨批發的攤商設計的。
當企業用產品,確實的服務了他們的受眾,因此成為印在大家心中的品牌。
而今天「品牌」一詞變成現在網紅、教練的變現套利用語,真的是錯大了。
所以在我的課程裡:社群怎麼用、影片怎麼拍,幾乎是放在最後。
我最想讓大家理解的、套用我們廣告界教母黃麗燕的一句話——
「讓人用0.1秒選擇的,是品牌;讓人用1小時比較的,是產品。」
演員們,我們都希望能被導演、選角用0.1秒選擇吧。
為了成就這個0.1秒,我們該做哪些努力呢?
以上,從個人魅力、品牌價值、內容設計到數據監控,就是當天用三小時非常短時間帶給大家的內容。儘管課程三個小時,都只是個前奏,真正的品牌是從開始刊出你的第一篇圖文開始的。
你是專業演員,還是專業藝人
現在的社群環境非常混亂,我們常常搞不懂到底要不要經營社群、到底要不要做流量?網路上每篇文章都在說他怎麼做到百萬點閱,可是當你試鏡,再高的點閱好像都沒有幫助。那我們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
是啊,但冷靜想一想,不同等級的演員、不同等級的藝人,需要的也都不一樣,來不及看到底層邏輯,只看到表面行為的話就會容易混淆了。
如果你是個演員,你也只想做個演員,那麼專注地在這個業界的供應鏈裡面,找到自己的機會點,無論你是主打表演動人或是表演精準,都是你該去回答的問題。
如果你是個專業藝人,你要爭取的是更多的觀眾目光,去抬高收視率、觀看數,好讓廠商願意投以廣告預算來支撐節目。
兩者要的不同,專業也就不同,要成就與累積的也就更不同。只是最終兩者可能都會做社群、都會拍短影音,所以我們看起來相當複雜。知名的演員可以靠短影音來增加戲外的曝光度;知名的藝人則是用短影音來增加廣告業配,又或者才剛出道的藝人得靠短影音更快速攏絡自己粉絲。每個人、每個階段的發展需求都不樣,做法也就不一樣。
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你自己的方向呢?
只有你安定了自己,知道自己要努力什麼、成就什麼,路線才會變得清楚。
有些人篤定了一生想要成為演員,這非常了不起。而如果最終你發現自己想要的,只是「享受被看到」那也很好!我們最擔心的,是說服自己想要成為演員、告訴自己「應該」要為藝術奉獻,但努力了大半個輩子才發現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而我們這個環境仍然有這樣可怕的意識形態。)
這個時代越混亂,任何離經叛道的事情都可以獲得目光,不禁令人懷疑過去熟悉的一切是否都轉移汰盡?那我們更加要意識到「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就像你得先設定好地圖的目的地,路線才會被計算出來,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那每一條路也都不是路了。
與我一起做個功課吧!
Q:我最享受表演工作的什麼環節?
Q:我在表演工作的什麼事情上最有成就感?
Q:我曾幫助過導演、劇組或選角們什麼忙,讓他們主動稱讚/答謝過我?
盡量把以上問題回答3-5個,就是展開個人規劃的第一步囉!

作者|林惟駿
表演浴場創辦人,身兼劇場導演、廣告創意,同時也以動作矯正教練的身份活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業,在戲劇圈常使用「班主任」的筆名。
執導《狂人教育》、《文明的野蠻人》,並曾參與電影《破風》、《葉問3》行銷企劃。其後進入廣吿業界擔任創意。2020成立表演浴場,是全台唯一的演藝職場力知識平台,提供
表演者自我經營、行銷佈局、身體訓練、表演技巧等等就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