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會麻就代表身體出問題! 神經問題放著不管恐急遽惡化

2023-08-08

編輯/邱至翌 物理治療師

很多人練琴都會感覺到不舒服,甚至是痠麻痛,大家都會這樣,但是這樣"正常"嗎?

絕對不正常!!


只要在練琴時有身體痠、麻、痛的症狀出現其實都是不正常的,其中又以"麻"最需要被注意,因為只要有麻的症狀出現,大多都是神經受到影響。


那神經是甚麼?


神經主要是用來傳遞身體的感受,以及控制身體的動作。身體的每個區塊都會由不同的神經支配,所以可以依照身上不舒服的部位去判斷去哪一條神經發炎,或是被壓迫。


(手臂的神經分佈,胸廓緊繃、手腕過度出力都可能造成神經壓迫。)



神經發炎/壓迫會怎麼樣?


通常神經發炎或是被壓迫到會有酸、痛、麻、刺、無力等等,但這種不舒服感又會跟肌肉痠痛的感覺不一樣,所以要請大家稍微分辨一下。


那要怎麼知道是神經發炎還是肌肉痠痛緊繃?


這個很簡單,通常肌肉痠痛只要休息大約二至三天就會好轉,但是神經的問題大多沒辦法只靠休息就得到好轉,且會伴隨著其他症狀,像是莫名抽筋,或是感覺會有電流傳到手指或手腕。


鋼琴的好發位置會是在手腕到手指的整個區域,像是腕隧道症候群;小提琴就大多會是在左側鎖骨到肩膀的位置,像是常見的胸廓出口症候群。


每個樂器出現不舒服的地方都不一樣,所以還是要依照個人的演奏習慣來做評估及調整。


(胸廓出口症候群常導致紅色區域產生神經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疼痛位置)

神經出問題會有甚麼症狀?


前期症狀不明顯,但做某些動作時會有麻痛感,後續變嚴重時這種麻痛感就會一直存在,再來有可能會有症狀面積變大的現象,或是開始出現肌肉無力,最嚴重會有肢體無力或是肌肉萎縮的可能性。



如果我的身體已經開始出現神經症狀,但我要比賽了,怎麼辦?


通常建議是找時間去看復健科,但真的沒時間的話,可以吃一些高單位的B群,這會幫你把症狀壓下來,但不是只有吃B群就好,賽後還是會建議去看診,並且找物理治療師評估及治療。




免責警語:此為經驗與觀點分享,實際症狀仍須由專業醫事人員進行判斷與建議。


作者|邱至翌

輔英科大物理治療系畢,於力康復健科診所擔任物理治療師及教練,專注於術後及傷後復建、訓練。後轉戰於亞健康族群之生活品質提升及動作分析、矯正。

目前為台北市立大學、秀峰高中駐點物理治療師,於秀峰高中內負責全校選手之治療與傷痛管理。另為肌內效協會、好享健身合作治療師,武陵高中客座講師。

分類

我是在台港人,曾經是一名舞蹈系科班出身的表演者。後來因為跳太爛,大二就決定把人生戰場從聚光燈之下轉到聚光燈以外。大學畢業後,一個人來到台灣,讀完北藝大藝管所,曾跟近80名國際獨立藝術家與創意團隊工作過,涉足過場館、創意平台、藝術節、政府標案、獨立製作、國際交流等角色。現在更多人認識的我,是一名獨立製作人、國際專案經理、藝術行政、創作陪伴,或是一名追在創作者身後愛嘴碎「濃厚黑雞湯」的職涯同行者。

很常聽到劇團們說:「口碑很重要,所以我們都開放看排」或者說「口碑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做長銷劇」。其實不盡然如此,事實上口碑行銷的核心不在形式上的操作手法,一旦沒有將創作內容與行銷兩者扣連,那口碑行銷將達不到最終「銷售」的目的。 今天我們來看看口碑行銷的五大核心以及四項用法,只要掌握了核心,不論製作規格大小都是可以派得上用場的。